
逐光法治路,赋能向未来|道同青年律师参加浙大训练营圆满收官
为深入贯彻落实《安徽省青年律师教育培养工程三年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,加强青年律师队伍建设,推动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,2025年8月23日至27日,由黄山、蚌埠、铜陵、池州四地律师协会联合主办、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承办的“青年律师骨干人才训练营”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圆满举办。
本次训练营汇聚四地100名优秀青年律师,以“交流”为核心,创新培养模式,为青年律师搭建跨区域学习平台。安徽道同律师事务所选派总所方歆、邹晨、胡静、李人杰、汪彬彬律师,安徽道同(徽州)律师事务所谢海亮、章春雨、余清晏律师,安徽道同(祁门)律师事务所陈炜律师共计9名青年骨干律师参与培训,由律所合伙人、黄山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徐华勇律师带队,共同开启为期五天的学习深造之旅。
赋能:课堂深耕与党建洗礼
本次训练营课程设置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,涵盖习近平法治思想解读、刑事辩护技巧、AI科技应用与律师未来、行政诉讼实务、公司法修订等多元领域。道同律所参训律师全程以高度热情投入学习,认真聆听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郭栋研究员、叶良芳教授、熊明辉教授等业内专家的授课,深入学习法治建设前沿动态;针对“DeepSeek、智能体与律师未来”“行政诉讼实务热点”等创新议题,积极与专家及同行交流学习,探索科技赋能法律服务业的新路径。
培训还融入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现场教学环节,道同律师重温建党历史,在红船启航地回溯“开天辟地、敢为人先”的首创精神,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坚守法治信仰、践行职业担当的精神力量。
分享:微论坛的思想激荡
微论坛作为训练营的重要环节,为青年律师提供了分享执业心得的平台。道同律所律师在微论坛上踊跃发言,贡献专业见解:方歆和谢海亮律师参与第二组微论坛,以《青年律师的成长和办案心得分享》为主题,分享执业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,传递道同律师的实战智慧。陈炜律师参与第三组微论坛,以《法律文书写作的“道”与“术”——从客户体验到法官视角》为主题,结合自身实践探讨文书写作的核心原则与技巧,引发同组律师的热烈讨论。谢海亮、方歆、陈炜律师的发言深入浅出,不仅展示了道同律所的专业底蕴,更促进了跨区域律师间的思想交流与相互启发。
交锋:辩论赛场的智慧碰撞
本次青训营设置辩论赛环节,道同律所律师积极参与,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和团队精神。李人杰律师作为第一组队伍的三辩选手,于8月24日和25日连续参与辩论赛初赛与决赛,围绕法律实务热点与青年律师发展路径问题展开激烈交锋,凭借扎实的法律功底和敏捷的逻辑思维,荣获“最佳辩手”称号,所在队伍赢得最后冠军。邹晨律师与章春雨律师作为第一组和第三组队伍的替补队员,全程提供技术支持,协助团队优化辩论策略和资料准备,体现了道同律师在协作中的责任担当。他们的表现不仅显示出了道同律师对法律条文的深刻理解,更展现了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,所在队伍的整体风采均获得评委的广泛赞誉。
绽放:文艺舞台的活力律动
紧张培训期间,8月26日晚的文艺汇演是温暖的注脚。道同律师谢海亮、方歆、胡静、余清晏、汪彬彬合作出演小品《进口沙发》,以幽默方式演绎法律人日常的“调解小插曲”,用生活化表演引发全场共鸣。这一创意演出不仅体现了我所律师严谨专业之外的文艺素养,更在互动中深化了与铜陵、池州、蚌埠及石嘴山市律师的友谊,让四地律师看到道同人既能以专业尽责守护公平,也能以热情幽默感染他人。
荣耀收官:结业仪式的期许与肯定
经过五天的紧密行程,训练营于8月27日圆满落幕。道同律所律师在本次训练营中斩获多项荣誉:李人杰律师作为本次青训营班长,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,串联起班委、小组长与全体学员的协作链条,统筹推进班委分工讨论、辩论赛筹备、文艺汇演筹办、结业仪式布置等具体工作,荣获“优秀班干部”称号。邹晨律师、方歆律师、胡静律师与徽州分所谢海亮律师因辩论赛、微论坛和文艺汇演中的出色表现,荣获“优秀学员”称号,充分彰显了道同青年律师的综合素养与团队精神。
远航:协同发展的新篇章
此次训练营不仅帮助道同青年律师更新了知识体系、拓宽了行业视野,更积累了跨区域合作资源。道同所将以此为契机,继续推动青年律师培养工程,持续搭建学习交流平台,鼓励律师参与高水平培训,深化与兄弟单位的业务交流与资源共享,以更专业的法律服务为法治安徽建设贡献道同力量!